晨报讯(通讯员戴崟冲,南京晨报/爱南京记者刘通)近日,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,栖霞区面临着多个管道施工项目的交错与重叠。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,栖霞区综合管理所坚持以民生为导向,加大了施工项目的管理力度,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。
在应对施工点众多、施工周期重叠的情况下,栖霞区综管所建立了项目动态管理台账,确保对各个施工单位的项目进展有全面的把控。他们还主动与建设单位对接,经过认真分析施工现状,优化方案并科学调配资源,从而推动各项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尽可能压缩工期。这样的做法,不仅体现了政府对民众出行需求的重视,也充分展示了行政管理的精细化水平。
在施工监管方面,栖霞区综管所采用三级巡查模式,重点对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进行核查。该模式强调在施工单位落实“工完场清”的要求,确保道路在施工结束后能够迅速恢复通行功能。这种多层级的监督机制有效提升了施工质量以及道路恢复的及时性,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通行的影响。
与此同时,为了保证每处施工围挡的及时撤除及后续修复,栖霞区综管所同步建立了“施工-养护”无缝衔接机制,安排专业养护单位进行沥青修复和标线补划等收尾工作。这样的措施确保施工结束后不仅能迅速恢复交通,还能进一步提升道路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度。
栖霞区市政所也注重与市民的沟通与互动。在施工信息不够透明的情况下,市民的出行需求可能会受到影响。为此,栖霞区综管所通过增设临时指示牌,以及开通24小时值班热线,以快速解决群众的绕行咨询和路面损坏反馈等问题。这种贴心举措既让市民感受到便利,也加强了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与信任。
在交通繁忙的城市生活中,提升市民的交通出行获得感与幸福感,正是栖霞区综合管理所工作的核心目标。采用“绣花功夫”,他们在繁杂的施工管理中融入精细化服务,以诚恳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,为市民提供高速、畅通、安心的出行环境。
从长远来看,随着栖霞区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,市民的出行将变得日益方便。以申请人、审批人、建设人、施工人、受益人为一体,形成良好的工作链条,才能有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。
总之,栖霞区在面对施工项目时,积极落实“工完场清”的战略,不仅有效保障了市民的交通出行需求,同时也展现了地方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责任与担当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以民生为导向的管理理念必将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,并为他们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